《大学》《中庸》与《论语》《孟子》一起并称“四书”,是两篇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儒家经典。 《大学》相传为曾子所作,被称为“四书之首”。大家熟悉的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就是《大学》的内容。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,读“四书”就应该从《大学》开始读起。可以说,不读《大学》,就摸不到儒学的大门。 《中庸》相传为子思所作,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奥,被朱熹称为“孔门传授心法”,列为“四书”中的高阶读本。可以说,不读《中庸》,就到不了儒学的高峰。 可是大多数人只知道《论语》《孟子》,忽略了《大学》和--华杉讲透《大学中庸》
《华杉讲透《大学中庸》》PDF电子书下载

内容简介
精彩短评
作者说得很好。这似乎是大学的中庸、孔孟学说以及王阳明的知识与行动的结合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比较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:要达到自己的愿望,就必须达到别人的愿望;不要对别人做你不想对自己做的事。儒学强调修身养性,向内寻求,然后从近到远,将自己推向他人。就人际关系而言,也是如此。首先爱你自己的亲戚,然后爱你亲戚以外的人。也许费孝通提出的差异模式的根源就在这里,这与墨家的普遍爱相反;什么是知识和行动的统一?如果你没有特定的想法或知识,你就不能声称知道它。
精彩书摘
关于四书的阅读顺序,朱熹说:“先读《大学》,以定其规模;次读《论语》,以定其根本;次读《孟子》,以观其发越;
次读《中庸》,以求古人之微妙处。”
《大学》里说:“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先后次序很重要。
多数人往往只是读过《论语》,《大学》和《孟子》没有认真读过,《中庸》则很难读懂,根本没碰过,这样的学习就不完整了。我们一定是依次研读下来,最后把四本书读成一本,学以润身,浑然一体,这样的话,举手投足便能知行合一,得其所,也得其乐,也就是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的乐。
为什么说读《大学》是定规模呢?因为《大学》是儒学的大门,是开“纲目”的——“三纲八目”,就是三纲领、八条目。通过学习《大学》,才能知道儒家修养的框架和结构,后面的学习才有个归拢处。不读《大学》,就没打过基础,缺了课,后面的课
也一定听不懂,而且你还不知道自己没听懂,还以为自己懂了。
《论语》是根本,也是主干,毕竟那都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。《孟子》呢,朱熹用的“发越”二字极妙,因为他既有生发,也有超越。孟子和孔子不一样,他比孔子走得更远,特别是他提出的良知良能,在1800年后启发了另一个人——王阳明。王阳明
的“致良知”之学,正是《孟子》的发越。
到了《中庸》,就是微妙处了,妙不可言,达到了天、地、人三合一的最高境界。这境界怎么体会呢?你要去读读看,再在自己的日用常行中磨练,逐渐知行合一。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学习不是为了晓得些知识,而是一种行动反射,博学、慎思、审问、明辨、笃行,学习最终应该落实到笃行,成为那样的人,才算是学到了。
...........
关键词:华杉讲透《大学中庸》pdf电子书下载资源,八零电子书网站,.PDF格式;
声明:本站分享的pdf电子书《华杉讲透《大学中庸》》资源来源于网络,仅用于学习和交流!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。禁用于商业用途!
转载请注明出处!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xuexi33.com/dzs/136.html喜欢读"华杉讲透《大学中庸》"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

- 《看不见的剪辑》鲍比·奥斯廷2013年7.4分 08-22
- 《即兴演讲:掌控人生关键时刻》朱迪思·汉弗莱2018年7.1分 12-12
- 《夜航船》张岱2018年6.9分 08-24
- 《青铜葵花》曹文轩2010年8.6分 08-24
- 《找图形宝宝》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 02-23
- 《银元时代生活史》陈存仁2007年8.6分 08-23
- 《明朝简史》吴晗2019年6.5分 08-24
- 《王阳明》王程强2016年6.8分 08-24
- 《鲁滨逊漂流记》丹尼尔·笛福2018年8.3分 12-13
- 《历史深处的民国:晚清+共和+重生》江城2015年8.6分 08-23

眠2023-03-06
睡不着的第一夜,我记得很清楚。我
生日故事集2023-03-06
我们降生于剧烈轰炸后的焦土上,在
企鹅欧洲史·地狱之行 : 1914-19492023-03-06
战后形势算是某种和平,但经常望之
世界简史2023-03-06
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,仍然不是很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2023-03-06
2020年1月,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
牛津书虫系列50本2023-03-06
1、《爱情与金钱》Loveor Money